据官方统计,2018年,我国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虽然目前大多数游客的文明素养普遍提升,但仍然有部分游客有不文明行为。关于旅游资源保护管理,相关部门职责交叉且缺乏调节机制,分权体制问题突出,导致管理难以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才是保护管理旅游资源的重要措施。
当下,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思维观念的转变升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这一基础层面,“梦想彼岸”“诗和远方”“为心灵松绑”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而随着“全民出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也超速进入了快步发展的航道序列之上。
“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在“旅游热”大潮的推动下,旅游业产业格局和市场规模品质日趋完善、逐步提升。然而,在行业发展迅猛、出游人数与日俱增、旅游经济效益攀升的“捷报”背后,比比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更加不容小觑,有甚者,此类不文明行为更是被冠以了“中国式旅游”的噱号。于国内,诸君只闻“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景醉人心,却不见那周遭漂浮着的旅游垃圾;诸君只叹“云雨一乖千万里”的千古长城雄奇磅礴,却不见那墙体之上的横竖划痕。于境外,诸君只见马尔代夫的碧水晴空海岸绵延,却不见于浅水湾私捞珊瑚的国内友人;诸君只赞卢浮宫内华美绝世瑰宝琳琅,却不见在宫门前三两成群泡脚抽烟。
凡此种种,皆是民众对于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以及放纵自身粗鄙行为的高度浓缩,而若是文明出游的社会意识仍不能及时觉醒、有限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根本性保护,那假以时日,这些“历史的馈赠”和“自然的礼物”必将会独守一颗苍凉之心,闭上沉重的双眼,彻底湮灭于“不文明”的戏谑和践踏之中。
那么,“文明出游”的口号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为何游人的“劣行”却依旧无法根除呢?除了观念意识不到位以外,专项立法的滞后、已有法律法规存在交叉重叠且可操作性和技术性较差、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实行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导致的权限不清、惩处力度绵软无力等多重原因,都是阻碍旅游业文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毋庸置疑的是,文明旅游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而言,需要有专项立法作为法律支撑,在此之上,提高游客出游素质、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实施联动,才是使“文明游”未来可期的根本途径。因此,完善法律框架,尽快制定出台专门针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改变之前以教育、批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为主的惩处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改变之前管理部门因职责交叉且缺乏调节机制,分权问题突出导致管理难以实施的尴尬现状,才是切实保护管理旅游资源的“第一道门槛”;此外,不断加强政府监管部门、景区管理单位、公安司法机构的联动惩戒,不断加大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改变以往仅仅依靠教育批评、道德谴责的惩处方式,增加不文明行为的“成本代价”,才是使“文明游”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