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届)江西省互联网大会信用分论坛16日在江西抚州顺利举行,业内专家围绕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记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党委书记姚广海表示,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来源的拓展、信息的传输储存和信息加工的深度,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恰恰在这三个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互联网企业也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匡乐成认为,信用治理监管正成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支撑。互联网大数据能够帮助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信用评估多元化,帮助实现守信激励,助推信用便民惠企。
“以大数据为支撑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能广泛适用于金融服务、社会治理、行政监督、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匡乐成说,通过运用大数据对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信用信息进行常态化归集,根据评价模型进行量化评级,依据评级建立奖惩机制,实现社会治理高效化、精细化。
城市信用监测评价是互联网大数据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成果。据中经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润亮介绍,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已覆盖全国702个城市和地区,监测结果已经在找问题所在、指工作方向,曝光诚信缺失领域、倒逼政府有所作为,利用信用手段、激活城市活力,搭建沟通桥梁、保持中央层面的督促力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指标参考。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选择,一个信用体系越健全的社会,社会公众在信用中的获得感、满足感也会越强烈。”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前虎说,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已联接全省48个部门和11个设区市,归集了各类信用信息13.5亿条,向国家平台交换共享了10亿条信息。
江西省信息中心主任金俊平说,信息化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江西省推动了信用平台与跨部门综合业务系统对接,已与省网上审批系统、“两法衔接”系统、实名认证系统、“三公”消费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等实现了数据共享;推动了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今年已经有许多部门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评优评先中应用平台提供的信用信息实现了联合奖惩,取消了有失信行为企业或个人的审批或评奖资格。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信用惠民惠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江西抚州已经探索开展与碳普惠制度相结合的个人信用积分(玉茗分)评价工作。
“针对年满18周岁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常住户籍人口,开展个人信用积分工作,并开始创新运用。”抚州市发改委主任帅歌柳说,信用积分高的市民在包括公共图书馆借阅书籍、公共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服务等领域享受免押金、容缺办理、优惠折扣等便利化服务,目前已上线试运行。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