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营养学家、科学家认为,如果饮食搭配健康,摄入足够,就不用吃保健品,那为什么还会有保健品呢?说到近现代保健品的诞生,就不得不提维生素。近现代大部分保健品也都围绕着维生素来展开。维生素作为保健品的先驱也是有原因的——曾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的确会因为缺少维生素而患病。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饮食中缺少某些“神秘”元素的时候会得一些疾病,比如坏血症、脚气等等,维生素的发现在当年被当做科学界的一大成就,而早期维生素的生产成本又很高,一时间成为了“奢侈品”,这与保健品刚进入我国时的情况十分类似,通俗来说就是贵。
1921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三种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水溶性维生素B和C),到了1940年,维生素家族的成员已经增加到20种以上。按照常理来说,某种营养素在食物中无法获取,这似乎是欠发达地区才有的事,但当年恰恰相反,近现代保健品发源地是美国,他们当年也并不是欠发达或者面临着食物资源短缺,正是由于科技和提纯工艺的进步,才使得这种“神秘”元素立足于美国。1930年代末期,其他国家几乎都忙于战事和饥荒(欧洲),美国则空前绝后的闹起了维生素慌,各种维生素产品纷纷不绝,当时就连精神科医生也会建议服用维生素B族。
保健品的热卖套路,抓住了人们心理弱点。早期人们认知有限,一些医生和科学家的“推荐”为保健品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后在资本的运作下保健品市场逐渐扩大,这其中不乏各种套路,来创造需求、扩大市场。
套路一:带入“科技感”
你应该十分熟悉保健品厂商的宣传,那么接下来我将为你“介绍”一款“产品”。
它,采用现代化科技生产、加工。
它,纯天然的生产过程。
它,每份热量只有70大卡左右,每天只吃一个坚持七天就可以减肥,同时记得保持水分摄入。
它,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00毫升牛奶,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而且生物价高于牛奶,碳水化合物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同时富含维生素B族、A、E,以及以及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当你拨开产品外皮的时候,内部分为白色部分和金黄色部分,金黄色部分主要富含健康的脂肪、包括卵磷脂以及蛋白质,白色部分减肥人群可以大量食用,无毒副作用。
我说了这么多,它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它就是一枚煮熟的鸡蛋。
刚才的文字描述严格意义来说没有一句是不详实的,只是用了保健品厂商惯用的套路——说大实话的同时欺负你不懂。实际上保健品的范畴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可言,因为它只是保健品,很多保健品在宣传的时候都是如此套路,一边标榜着自己“科技感”的外衣,一边尽量学术词语结合通俗文字介绍着产品特性。
套路二:“吓唬”你
保健品厂商往往习惯各种“吓唬”你。
比如,烹饪食物会破坏营养,肠胃会破坏营养吸收,某种营养素是食物中很难获取等等。实际上任何形式的烹饪都会降低营养价值,但是这只是降低,不是把一桌子饭菜贬成无营养素,而且降低了又如何?我需要100个营养,这餐烹饪前200个营养,烹饪后降低了一半,那还是100个营养。
再有一种恐吓就是针对人的“贪生怕死”心理,先用一些疾病吓到你,然后再把保健品卖给你,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最后要强调一点,保健品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现在任何国家也不会允许保健品像药品那样宣传治疗功效,如果你朋友圈有人大张旗鼓的告诉你某个保健品可以治病,这样的行为已经违法了。
之所以说饮食足够补充就不用吃保健品,是因为保健品绝大多数都是膳食营养补充剂,所以只要不偏食、不挑食,是完全没有必要在保健品上花钱的,因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均衡膳食营养更为重要。
但同时我们也无法完全抹杀保健品的存在,因为它确实是一种补充膳食营养十分方便的补充剂,比如一些疾病、手术后,医生会建议通过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均衡膳食,孕妇在怀孕期间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可以服用叶酸、铁等保健品,总之在选择和购买保健品之前只需要明确一点,自己确实是缺少这类营养的。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