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企信办信用工作办公室,今天是2024年06月02日,星期日
信用监测

【风险提示】年末车展 警惕购车“陷阱”

发布时间: 2018-01-30 17:24:23

年末岁终,各大车展竞相开放,广大消费者辛勤操劳一年,该赚的钱也赚到了,都想趁年末车展各品牌汽车大放价的时候买一辆心仪已久的爱车,一则“衣锦还乡”,开新车回老家过新年,有面子;二则辞旧迎新之际,犒劳犒劳自己,以求来年更上一个台阶。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汽车品牌、推陈出新的促销手段、花样百出的优惠政策,消费者往往瞬间被冲昏头脑,匆匆成交,“有条不紊”的落入了不良商家预设好的“陷阱”。

汽车虽然早已“开入寻常百姓家”,但毕竟也是大宗商品,广大消费者切勿盲目消费,理应谨慎理性,时刻警惕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

陷阱一:“定金”“订金”傻傻分不清楚。消费者一时冲动看中某款车型,交付几千元的购车定金,但事后反悔要求返还定金的情形屡见不鲜。定金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一般情况下,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与“定金”有着一字之差的“订金”,在合同中有预付款的意思,不属于已经生效的合同,是可以变更的,双方不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很多人往往急于抢购心仪款式的爱车,无暇顾及自己交的是“定金”还是“订金”,将自己逼上了没有退路、喜不喜欢都不许再变、非卖不可的尴尬境地。

陷阱二:口头承诺,优惠成空。有些商家为了赢得更多客户,往往会故意夸大汽车卖点、隐瞒事实信息、虚假承诺丰厚的优惠条件,然后和消费者签订口头协议或者与消费者签订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明确的合同,逃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后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很难按照合同条款维权,甚至很多人都不能在商家承诺的期限内提到车,过年添置的“大件”变成了年前付款年后提车。

陷阱三:“续保押金”成盲点。对于贷款购车的消费者,经营者往往以贷款购车必须在店内进行保险业务为由,要求消费者在店内入车辆保险,并缴纳车辆贷款期间的续保押金。很多消费者没有仔细看合同内容,就按照车行的要求缴纳了保险和续保押金;也有很多消费者,精力被集中在办理贷款买车纷繁复杂的手续中,根本不懂“续保押金”是什么、有什么约束作用,往往在事后整理材料时,甚至第二年交保险时才发现,贷款期间,不能在别处续保,否则不退还押金。

陷阱四:捆绑销售成硬伤。某些商家将裸车的价格压低,吸引消费者购买,一旦消费者表现出购买的意思,商家一是强行捆绑购置税、手续等所有服务内容的办理,层层加价盘剥;二是告知低价车卖完了,最后被忽悠着买配置更高、价格更高的款式。

其实,车展的消费陷阱并不难识破,消费者只需要稍稍了解一下汽车消费基本知识、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配置、认准自己信赖的品牌和款式,理性消费,思维和想法不被营销人员所左右,定能挑选到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爱车。

来源:信用中国

关联链接

mqu.cn site.n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