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求职高峰季到来,“求真”栏目综合此前媒体报道过的案例,为您整理了常见的招工诈骗陷阱,希望大家提高防骗意识。》》》推荐阅读:关乎几亿人的幸福追求 人大代表陈锡文解析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
陷阱一:岗前贷款培训费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张某先后接到13家“网络科技公司”的面试通知,其中12家以招聘名义收取“培训费”,并当即表示,如果没有钱,可以帮助申请贷款,每个月还几百元就可以。实际上,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会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
陷阱二:电商平台兼职刷单
大学生小张收到信息称,兼职网络刷单每月可收入过万。小张和对方联系,对方表示小张只需按照要求完成网络购买交易,很快就会返还购物的本金和本金金额10%的佣金。小张便按照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先后转账完成了多笔交易,可对方却始终没有返还本金和佣金,直至对方完全失联,小张才意识到上当被骗。
陷阱三:骗取个人身份信息
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网上注册求职并投简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小毕曾在多个人才网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以便让用人单位看到。不久,一名男子打电话直呼其名,告诉她是公司领导,并询问她有多少现金,谈事情急需钱。实际上,小毕的直接领导是一位女士。
陷阱四:高薪诱饵愿者上钩
诈骗人李某在网站上发布招聘“高价私人保姆”的信息,月薪从1万元至3万元不等。在高薪诱惑下,多名女性投来简历,李某要求求职者先交纳3000元至5000元不等,或者相当于当月工资20%的中介费。不久,李某等人便携款潜逃。经查,李某安排的“有钱雇主”其实是同伙假扮的。
陷阱五:“传销”骗局
近年来,传统的传销骗术开始借助网络实现信息化,与非法集资、诈骗等交织,山东籍大学生李某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应聘误入传销组织在天津溺亡,事件发生后,天津静海区组织开展打击传销“凌晨行动”。
陷阱六:“皮包公司”敛财
南京的小陈称自己去一家模特公司面试,对方面试官一直夸赞其条件优越,并表示按照规定,小陈需缴纳1980元的费用,在该公司办理一张模特卡,才能算是该公司的员工。小陈办理后,模特公司没有再联系她,当小陈再次找过去时,该公司的负责人却说小陈条件不符,不能予以聘用。而小陈开口索要自己办理模特卡的费用时,公司负责人就耍起无赖,称公司账面上就两三百。
陷阱七:试用期=“白用期”
毕业生小韩通过参加招聘会被一家广告公司录用。按照口头约定,工作前3个月为试用期,公司根据他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正式聘用他。在单位,小韩踏踏实实工作,按时完成任务。3个月下来,小韩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被该公司正式录用。谁料试用期一结束,经理却说他不称职。事后小韩得知,与他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没一个通过试用期的“检验”。而后不久,该公司又新招了一批员工继续“试用”。
陷阱八:“挂羊头卖狗肉”
陈小姐在招聘会场看到一家保险公司招5名文员,当即递上简历,明确表示应聘文员。然而,她却被告知文员岗位已满,还有业务代表要不要试。陈小姐仔细一问,业务代表就是销售岗位。随后,她看到一家房产企业招聘3名文职,她又递上简历,再次被告知文职已满,但公司招销售,可以考虑。
陷阱九:“有关系”钱财疏通
季先生听朋友说,北京的张某川本事很大,可以为退伍的儿子安排工作,便托朋友联系张某川。此后,张某川以向领导送礼、给孩子办理学籍等理由,让季先生先后6次汇款共计87万元。此后,季先生见工作迟迟没有消息,提出让张某川归还钱款,但久等3个月,仅收到1万元钱款。
陷阱十:“监控面试”收费
伍女士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个在市区一家酒店做保洁员的工作,联系对方后,对方让她来酒店大堂面试。伍女士来到酒店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等到面试官,反而接到对方的电话,称面试已经通过监控完成,并表示伍女士符合条件,已经被录用,但是要先汇款2000元服装费和体检费。伍女士汇款后并在第二天去酒店上班时,酒店前台告诉她酒店并没有招保洁员,伍女士这才知道自己受骗了。
“求真”栏目提醒,求职者在求职前应多了解相关诈骗案例以提高防骗意识,求职时应在正规、高信誉度招聘平台寻找岗位,不随意轻信高薪诱惑,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确定应聘单位后,在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该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如果无法查到或者相关内容与招聘信息存在不符,应提高警惕。发觉被骗应及时报案,拨打110与当地公安局取得联系,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