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本次整治行动能够沉重地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骚扰电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日前,13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将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重点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
骚扰电话给人民群众带来的麻烦和危害,已无须赘述。此番多部门的重拳出击,可谓民心所向。从向社会公布的行动方案来看,这一次的整治行动较之以往更值得期待。首先,整治行动从单一部门各自为战转变为各大部门的通力合作。比如说,之前即使成功举报骚扰电话,也只能由工信部责令电信运营商暂停手机外呼功能或封号。仅限于此的措施,很难对拨打骚扰电话的受益人形成威慑。因此,明确法律惩戒约束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但要做到这一点,又离不开其他部门的介入和协助。如今13部门的庞大阵容,有望一改以往的窘境。
其次,在之前的整治行动中,不乏解决问题的决心,但收效并不令人满意。如今我们可以从《行动方案》中看到更多具体措施。方案规定,开展商业营销外呼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建立用户白名单并留存相关依据资料,规范外呼时段、行为等,不得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不得继续向其发起呼叫。比起声音洪亮的口号,上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无疑是人民群众更希望看到的。
更让人欣喜的是,《行动方案》将全面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列为工作重点。在历次整治行动中,落网的不法分子不在少数,骚扰电话却从未绝迹。老百姓最为实在的需求是不被打扰。如果不能有效防范骚扰电话的侵入,再辉煌的整治成果也得打上折扣。这一次,《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基础电信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客户可以使用的号段范围,严禁利用透传技术虚拟主叫号码或自行修改主叫号码,对未通过鉴权的呼叫一律进行拦截。只有在可靠的技术保障之下,人民群众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手机真正得以清静。
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仍要保持冷静。必须意识到,骚扰电话出现的根源在于利益的驱动。由于打骚扰电话本身属于低成本经营,因此别有用心之人会铤而走险,企图从中获益。所以,即使本次整治行动能够沉重地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骚扰电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毕竟,只要得逞一次,就足以让骚扰电话的实施者尝到甜头,欲罢不能。
有鉴于此,整治行动必须和长效机制的建立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好在,《行动方案》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其中指出,应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各部门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任何人只要拨打骚扰电话,就会进入黑名单,如此,方能震慑到不法分子。将整治骚扰电话的希望寄托在某次行动上,指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相信,只要将打击骚扰电话的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和公众就能在这场持久战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