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日前发布《2019年4月失信风险警示报告》,通过对近日曝光的“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及以往媒体曝光的汽车消费领域失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报告》提醒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需重点防范“五大套路”。
《报告》提到,4月24日,财政部下达2019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包含车补、桩补、交补等补贴奖励和预拨补贴,对新能源车市场稳增长发展有巨大作用。此外,据有关媒体分析,由于经销商近期积极消化库存,促使一些汽车厂商进行“感恩回馈”等品牌推广和促销,目前终端实际成交价格比较实惠,预计近期汽车消费将是广大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近日曝光的“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及以往媒体曝光的汽车消费领域失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报告》提醒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需重点防范“五大套路”:
一是强制收取附加费用。在消费者申请汽车贷款时,一些汽车销售商以协助办理按揭手续为由,通过口头约定、特别合同条款约定等形式向消费者强制收取按揭管理费、评审费、服务费等费用,即使消费者自行向银行申请贷款仍需交纳这笔费用。有的汽车销售商为了吸引消费者按揭购车,故意下浮车价,宣称按揭购车比全款购车更优惠,达到变相收取管理费或服务费的目的。
二是强行捆绑保险。在消费者贷款购车时,大量汽车销售商以保险公司、银行要求为由,让消费者必须在4S店指定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机构购买贷款合同中指定的保险项目,获取保险公司返回的保险手续费或佣金。这一做法已经成为汽车销售行业的“潜规则”。一些汽车销售商要求全款购车消费者在店内购买商业险,有的甚至以特别合同条款约定等形式向消费者收取保证金,消费者只有按照销售商的要求购买保险才能拿回保险金。
三是强制搭售商品。一些汽车销售商故意在车辆价格上作出让步,同时抓住消费者对车辆进行装饰的需求,要求消费者必须购买其提供的其他附加商品或服务,以谋取更多利润。特别是对于紧俏车型,汽车销售商往往利用消费者急于提车的心理,要求消费者加价提车或购买其提供的高价车辆装饰商品,否则延迟数月后提车。
四是商业贿赂手法隐蔽。汽车4S店定点维护保养是销售商的重要获利手段。一些汽车销售商与保险公司签订维修协议,约定销售商代办的保险业务金额与汽车送修金额挂钩,既获得保险返利又获取高额维修利润。车辆发生事故(故障)报保险公司维修后,保险公司会第一时间通知维修费用明显高于普通汽车修理厂的汽车4S店,消费者如果选择在其他修理厂维修,保险公司则设置赔付障碍,消费者基本无维修自主选择权。
五是“霸王条款”大量存在。在销售过程中,许多汽车销售商在格式合同文本中添加部分免除或者减轻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条款,或订立“如遇厂方供货、运输原因或不可抗力造成供方无法按时交车,不视为违约”等条款,或故意乱用“定金”“订金”“预付款”等合同关键词语,或强制购买代办服务,如“新车第一年保险须由本公司代理”“甲方未在授权的服务中心进行保养,车辆在保修期内在非授权的维修点进行维修后,一律不予保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