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你公司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请尽快到法院履行判决义务,才能为你办理相关登记业务。”近日,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办理工商登记业务时,在西城工商分局吃了“闭门羹”。北京晨报记者获悉,近日西城工商分局与区法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跨部门联合惩戒“老赖”,破解“执行难”。
联合惩戒破解“执行难”
这家公司办理工商登记业务时,执法人员从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发现,该公司在2016年就被区金融办注销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却一直未变更企业名称。“现责令你公司一并变更公司名称,并不得从事融资担保经营活动。”工商执法人员向该公司负责人告知了上述内容。
原来,该公司于2016年被西城区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法院也联系不上,一直未执行判决义务。2017年年底,西城工商分局与区法院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对“老赖”实施了跨部门联合惩戒措施,向执行难问题“亮剑”。
4月27日,西城工商分局与区法院正式签署《推进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以制度保障双方合作依法依规推进。双方发挥优势、凝聚共识,依托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破解监管难题。
协议建立健全了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机制。以共享平台为载体,加强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信息归集共享。双方通过会商确定联合惩戒对象,明确约束限制措施,并有效运用共享平台联合约束功能模块开展联合惩戒,督促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合力破解“执行难”。
协议还构建了诉调衔接机制,即工商分局在受理消费纠纷之前和行政调解过程中,可以视情况邀请法院法官就消费类纠纷的调解工作进行法规讲解或前期参与,提高调解工作效率,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同时,建立职业索赔类数据、商品质量类数据及投诉举报等数据共享机制,共同加强消费纠纷调处引导。
首批334条信息进共享平台
在此次正式签署协议之前,西城工商分局与区法院已于2017年年底尝试了联合惩戒实践,第一批334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进入共享平台后,通过360搜索引擎和平台外网向社会公示。同时,对其实施任职资格、对外投资、变更等7项工商登记业务限制。截至2018年4月底,已限制1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自然人)担任法定代表人或高管,有43户失信企业主动到西城工商分局咨询解决方案,其中16户已全额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涉案标的1041.57万元,1户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西城工商分局局长赵斌介绍,工商与法院的合作意义重大。司法信息是企业信用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已与全区17个行政执法部门、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完成数据对接,并已接入360公司提供的大数据风险信息。司法信息的纳入进一步完善了平台信息归集渠道,形成了市、区、街道、司法、社会资源横纵贯通的多元化信息归集体系。信息共享的落脚点是“应用”——依托共享平台开展的联合惩戒,应用实践效果显著,对失信被执行人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工商分局正牵头起草西城区联合惩戒备忘录,梳理各部门的惩戒措施,制定联合惩戒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推动区域内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展。
来源:信用中国